摘要: 原標題:最優(yōu)秀的父母,肯定會給孩子這樣最純粹的家庭教育 總是有人感嘆,現(xiàn)在的小孩子好幸福,吃的好、穿的好、用的好,一切都好,和80年代的小孩
原標題:最優(yōu)秀的父母,肯定會給孩子這樣最純粹的家庭教育
總是有人感嘆,現(xiàn)在的小孩子好幸福,吃的好、穿的好、用的好,一切都好,和80年代的小孩子相比,一個是天上的星星,眾星捧月,全家圍繞一個小孩子打轉,什么都是最好的,另一個就是地上的螞蟻,走到哪里就算哪里,可能吃不飽穿不暖,父母為養(yǎng)家糊口奔勞,沒有多余的時間去專門的教育小孩子。
現(xiàn)今的富養(yǎng)孩子,已經(jīng)是社會的本體現(xiàn)象了,這也引起了我們的作為父母的思考,應該給孩子什么樣的教育?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幾可以成大器。
”大概的意思就是,越是富人家的孩子,越是當官家的子孫,越能勤儉節(jié)約、嚴格自律,越能在物質生活上主動跟貧困子弟一樣,這樣的孩子將來才有可能有所所作為,成就大事業(yè)。
分享一則小故事,在地鐵上看到的,有一個父親帶著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坐另一位乘客旁邊,小孩把腳放座位上踢到這位乘客了,他爸爸就一直握住他的腳然后讓他道歉,然后一直很溫柔的和他講道理,手里一直拿著一根小樹枝,猜測是為了嚇唬他但沒有打過他,小孩很皮但是在爸爸這樣的教育下卻很聽話很可愛,所以小孩子是需要被教育和引號的。一味的責罰和打罵,是錯誤的做法,反而可能會引起小孩子的叛逆,可能會和你反著來,最后脫離了原始的初衷。
孩子年幼時不懂事,父母正確的引導和言傳身教,是幫助他正確的成長,不偏離人生軌跡。但我們同時,也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兩個媽媽在講孩子上小學就作業(yè)做到十一二點的問題,其中一段對話讓我對其中一個媽媽燃起敬意。另一個媽媽說:只要將來不要干體力活就行了。這位媽媽說:體力活也可以的,只要他喜歡做就好。小時候,他們不懂我們是要引導的,長大了就不要把我們的意愿強加給他們,因為人生是他們自己的,為人父母不能過分的干預,但是從小培養(yǎng)他有正確的人生觀很重要。
而我們身邊的很多為人家長,總想著創(chuàng)造更好的物質條件,以物質上滿足孩子的欲望,這其實是在害孩子。因為成長過程中,物質條件越是充足,孩子可能會認為這些是理所當然,孩子就越不能懂得感恩,不知道社會的競爭體系,也不知父母的幸苦勞動,更不懂得勤勉,只會好吃懶做,害人害己。其次,也只會培養(yǎng)越來越多的巨嬰,無法獨立,無法自我約束,孩子的教育只會倒退。相反的,給孩子良好的的教育,言傳身教,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孩子學會勤奮和努力,讓孩子懂得勞動與付出是相輔相成的,這才是對孩子人生中最應該上的一個課程。
作為父母,在教育上要早發(fā)現(xiàn),課程的知識更不上,可以及時的反應學校,勤能補拙,反而家庭的教育出了問題,可能就影響到孩子一輩子??吹教嗾鎸嵉墓适铝耍纾焊改柑焯斐臣?,小孩子放學就不想回家,反而流連網(wǎng)吧,課業(yè)拉下,身體欠佳,這就是父母的責任了/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孩子生出來,不教育和引導,就是父母的失職,教育學生不是嚴格,是老師的懶惰。因為人性本都是善良的,但會隨著外界的環(huán)境而受影響,家庭和學校,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場所,家庭教育中的父母和學校教育的老師應該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榜樣。
原標題:更好地養(yǎng)育:培養(yǎng)能力,而不是消除行為 - 選本好書,讓生活松弛有度
觀察2024-11-26 11:59:24
原標題:高校商業(yè)街回收地溝油?校方回應 重慶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11月23日就網(wǎng)
觀察2024-11-25 18: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