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南他是航最高齡教師:84歲仍堅守講臺 捐資200萬設立獎教獎學金! 他是南航講臺上年齡最高的師者 23歲初登講臺,84歲仍堅守講臺 一見到學生就興
原標題:南他是航最高齡教師:84歲仍堅守講臺 捐資200萬設立獎教獎學金!
他是南航講臺上年齡最高的師者
23歲初登講臺,84歲仍堅守講臺
“一見到學生就興奮
一站上講臺就什么病都沒有了”
61載始終耕耘在本科教學一線
他是“力學系列課程”教學改革的引領者
100名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之一
示范課堂走遍全國32個省份
他是CNKI檢索達3955條的學術大家
出版著作、教材、譯著21部
每年都有30萬讀者
《材料力學》《工程力學》等多部著作
被選為國內力學專業(yè)的金牌教材
他是愛生愛教的慷慨師者
為了培育英才、獎掖后學
將畢生積蓄、育人智慧
悉數(shù)捐出
今天帶你認識航空學院
“錢偉長講座教授”范欽珊老師
一起了解他將教育教學
融入生命全過程的育人故事
“只要是培育人才,我還會再捐100萬”
“只要是培育人才,我還會再捐100萬。”2021年11月,84歲的范欽珊教授拿出個人積蓄,向南航再次捐資100萬元,設立“范欽珊力學教育教學獎教獎學金”,這是范老師2018年4月捐資100萬元設立“基礎力學獎勵基金”后的又一次無私奉獻。200萬元捐資全部用于獎勵在力學教育教學中表現(xiàn)突出的教師和學生。捐贈儀式現(xiàn)場,他聲如洪鐘,精神矍鑠,高興得像個孩子。
“在南航從教的20多年是最滋潤的20多年,可以說南航是我的第二個母校。”1997年,范老師來到南航從教,堅持在本科教學一線講授“材料力學”“工程力學”等課程,潛心研究教學、改革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帶領團隊成立了“范欽珊教育教學工作室”,2003年獲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2005年受邀擔任南航“錢偉長講座教授”,為學校高水平人才的培養(yǎng)、雙一流學科“力學”專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這不是他第一次捐資助教了。自2018年起,范老師陸續(xù)捐款5次,支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河海大學等4所高校的力學學科發(fā)展,累積捐贈高達500萬。這些錢,他花得“計較”,只獎勵有關專業(yè)的教師和學生,精心安排,如數(shù)家珍;這些錢,他花得“大方”,在與家人商量過后,決心將畢生積蓄全部捐出,把對教育事業(yè)的滿腔熱忱轉化為對廣大師生的殷切期盼和莫大激勵。
“從50后到現(xiàn)在的00后
學生們都喜歡聽我的課”
1960年,還在清華大學機械系讀大三的范欽珊,被抽調到學校基礎課教研室擔任力學教學工作,23歲便走上講臺,就此與教師結緣,從青絲到白發(fā)。
“當時我大三,教的是大二的學生,實際上是學長帶學弟,非常緊張。剛開始,每逢大課結束時,我立馬就跑,生怕被學生拽著問問題。后來我就想,做老師終究逃不了學生的,一定要接觸學生、了解學生。”
年輕的范欽珊白天當老師,晚上做學生。為他們授課的,正是力學泰斗錢偉長教授。“錢老教導我們要從問題出發(fā),用問題解疑,圍繞‘問題’設計課程,令我受益匪淺。”在往后上課時,他都會設計大大小小約100個問題,鼓勵學生自選研討、分享成果并撰寫報告。
范欽珊與南航名譽校長、中國力學界泰斗錢偉長
1997年,范老師在南航開設第一堂課。上百人的階梯教室,滿教室走動,隨時提問,看到學生露出困惑的神情就立刻停下答疑,給師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后的范老師也不閑著,從準備問題到優(yōu)化課件,他把教學中的每一步都做到了極致。有時想到一個靈感,范老師會半夜起來興奮地添加到第二天課程的課件中。每周一次的答疑課,直接放在宿舍里進行,既是答疑,也是關心。學生反饋說:“范老師課堂最大的特色就在于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桎梏。傳統(tǒng)教學是老師講,學生聽。而范老師的教學則是教學相長的過程,每次學生的提問范老師也會去深入思考,之后再給我們傳授經驗。”
面向學生、接觸學生、了解學生,這是范老師教學成功的核心。“從50后到現(xiàn)在的00后,學生們都喜歡聽我的課。我就知道,這準沒錯。”范老師開心地說道。
“我還要為材料力學培養(yǎng)一批年輕教師”
“學生受傳統(tǒng)學習方法影響太厲害,一直在老師的灌輸下學習,沒有自學的習慣,必須改革‘老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教學模式!”為了解決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問題,范欽珊創(chuàng)立三校“材料力學”創(chuàng)新教學團隊,推動教學改革。
在他看來,改革教學的思路是“注重基礎、挖掘深度、適度擴展、面向未來”。根據(jù)這一思路,他們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法,從講課到研討課,以至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在琢磨創(chuàng)新,嘗試創(chuàng)新,最終將教學改革模式拓展為“自主學習+精講+深度研討”。
“人才培養(yǎng),不能全靠引進,我還要為材料力學培養(yǎng)一批年輕教師。”多年來,范老師與團隊成員一起研究課程內容與體系改革,共同編寫教材,手把手教學,培養(yǎng)了一批年輕教師。團隊教師一學期寫的29篇5萬余字教學小結,范老師一一看過,給出了整整41頁的教學指導意見。
“重視教學,特別是重視本科教學,南航做得很好。據(jù)我了解,在全國基礎力學的教學團隊中,南航是最好的。與這樣的團隊一起從事教學工作,如魚得水,身心愉悅。”范老師十分肯定地說。令人動容的是,2017年,范老師把與南航年輕教師們合寫的6部教材的第一作者全部變更為年輕教師,自己甘愿將名字排在他們后面。
“一見到學生,我就興奮
一站上講臺,我就什么病都沒有了”
課堂上的范老師是個“講究人”。每次課前,他都要仔細整理著裝,就連褲縫線也要熨得筆直整齊;課上有一套自己的“范式規(guī)矩”——不坐凳子、不喝水、不用擴音器、不局限于講臺。“這是對學生基本的尊重,雖說年齡大了,但一見到學生,我就興奮;一站上講臺,我就什么病都沒有了。”
這是范欽珊一生為師的堅持:對教育教學的事業(yè)心和責任心,對得起國家、學校和學生的良心。“只要能站起來,我就會上講臺。”范欽珊堅定地說道。
“不追求生命的數(shù)量,只追求生命的質量。”如此立身立事立言,這便是范欽珊老師的人生境界。
原標題: 高考零分少年,一個沉迷寫作變平凡,一個打工創(chuàng)業(yè)在杭州買4套房
人物2024-11-23 20: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