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讓孩子親手砸碎玩具,霸凌式教育為何惹眾怒? 責令男孩用錘子砸碎心愛的手辦,并在其臥室安裝攝像頭;要求女孩把桌上的玩具、漫畫書等扔進
原標題:讓孩子親手砸碎玩具,“霸凌式教育”為何惹眾怒?
責令男孩用錘子砸碎心愛的手辦,并在其臥室安裝攝像頭;要求女孩把桌上的玩具、漫畫書等扔進垃圾箱,并訓斥其“簡直就是穿著尿不濕的寶寶”……近日,社交媒體賬號“趙XX家庭教育”等發(fā)布的短視頻飽受社會爭議,不少網友吐槽其是“霸凌式教育”“羞辱式教育”。
5月6日下午,甘肅嘉峪關市教育局工作人員回應媒體稱,趙XX于2023年從該市某小學退休,針對網友們反映的問題,教育局將介入調查。
一位退休的小學教師,宣稱自己是“33年資深家庭教育專家”,卻在發(fā)布的視頻中,對別人家的孩子極盡嘲諷挖苦之能事,宣揚“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考不上高中,你這一輩子就完了”等極端的教育理念。不少網友看過后氣不打一處來,表示“教育是啟發(fā),不是控制”“連基本的尊重都不會,談什么教育”……
但眼下更令人擔憂的是,一些社交平臺上類似趙XX這樣的“霸凌式教育”,不少家長竟頗為認可。
如果這些視頻是真實的而非策劃擺拍,我們不難從中窺見時下一些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焦慮與困惑——
當孩子學習成績不佳,一些家長總覺得多半是看演唱會、玩手辦之類不合時宜的愛好惹的禍;當孩子青春期叛逆,對家長的話充耳不聞,一些家長便猜測孩子交友不慎,或是陷入了游戲沉迷……當成績才是王道變得天經地義,家長便很難去看到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情感需求,他們火急火燎地想把那些“不相干”的愛好與孩子隔絕開,甚至病急亂投醫(yī)地去找外援、搬救兵。
如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多種場合不斷被提及,各路主打傳授家庭教育真經和秘笈的自媒體博主,由此收獲了不少家長粉絲,其中不乏一些擁有真知灼見、能有針對性地給出中肯建議的博主,但少數(shù)打著“一切為孩子好”的幌子,以恐嚇、打壓、暴力教育來博眼球的自媒體,家長們還是要擦亮眼睛、精準識別。
從某種角度看,“霸凌式教育”也是現(xiàn)實的一面鏡子,不少網友在視頻下面評論稱,“這種做法確實粗暴,但也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是啊,那些下了狠手的懲罰、絕情的言語,或許正在現(xiàn)實中上演。怕只怕,有家長剛為打罵、威脅孩子而后悔,隨后刷到的“霸凌式教育”視頻就為這種粗暴撐了腰。多年前,某位以電擊、針灸、藥物等方式治療青少年網癮的“戒網癮專家”曾備受爭議,在教育理念不斷成熟與進步的當下,豈容“霸凌式教育”卷土重來?
圖源:新華社 王琪/作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孩子,家庭教育也需因人、因事而異。理想的家庭教育,是盡可能全身心地陪伴孩子,是用平等、愛與關懷努力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是與他們一起哭一起笑的體恤與共情,是成長路上為他們守護瞭望、遮風擋雨……
奪走孩子手里的玩具扔進垃圾箱,絕非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多些理解、關愛和傾聽,幫助孩子把內心的垃圾倒進垃圾箱才是。教育走對了路,孩子的內心才裝得下家長的良言與教誨,才會活成自己的一束光。
原標題: 高考零分少年,一個沉迷寫作變平凡,一個打工創(chuàng)業(yè)在杭州買4套房
人物2024-11-23 20: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