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9年前,那個高考660分從北大轉(zhuǎn)學技校的青海男孩,后來怎樣? 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培根 很
原標題:9年前,那個高考660分從北大轉(zhuǎn)學技校的青海男孩,后來怎樣?
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培根
很多人讀書都是朝著一個目標努力,那就是考上大學,而大學又以清華北大為最佳的選擇,但是我們需要明白的是,讀書不是為了讀大學,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正如9年前那個高考660分,從北大轉(zhuǎn)學到了技校的青海男孩,這是他讀書后的思考和權衡后的結果,后來這個男孩怎樣了?
周浩從小的時候,動手能力就非常強,他對于機械有著天生的好感,他覺得機械對于自己有一種親密感,于是他在高中的時候?qū)W習異常努力,想要報考北京航天大學,實現(xiàn)自己學習多動手的專業(yè)的夢想,但是高考的時候,他考出了660的高分,這個分數(shù)甚至能夠報考北大了,周浩的父母思想非常傳統(tǒng),他們認為自己孩子的分數(shù)足夠上北大,他就一定要報北大,北大就是最好的!
那個時候的周浩才剛剛畢業(yè),沒有說服自己父母的能力,于是他在眾人的勸阻之下,報了北大的生命科學系,周浩剛剛開始在北大學習的時候,非常不適應,他每天在課堂上面痛苦煎熬,就是聽不進去這些理論課,他甚至放棄生命科學的課程,跑去旁聽北大的工科課程,也只是飲鴆止渴,他強烈想要動手,但是他不是工科專業(yè)的學生,不能夠進行動手實驗,他只好頹然回到自己的專業(yè)。
周浩在北大度過了艱難的第一學年,等到第二學年的時候,他深切意識到自己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沒有辦法靜心讀書,于是他辦理了休學,在休學的一年里,周浩在社會上找了許多份工作,不外乎都是又苦又累的力氣活,周浩想要通過這種方式重新喚起自己對學習的興趣。
但是這種辦法也失敗了,辛苦的生活,也沒能喚起周浩的興趣,回到校園的周浩,還是對生命科學的課程提不起興趣,周浩覺得自己的學生生涯快結束了。周浩一直在思考著自己的退路,直到他靈機一動,想到轉(zhuǎn)校這個方法,他查閱了很多的資料,選定了一所技工學校,北京工業(yè)技師學校,辦理了轉(zhuǎn)學手續(xù),在2011年進入了這所他夢開始的學校。
北京工業(yè)技師學校非常驚訝,這可是從北大轉(zhuǎn)過來的高材生啊,學校緊急召開了一個會議,決定要給周浩最好的課程教育,以及一對一輔導,周浩在這個學校里仿佛到了天堂,他可以自己自由地操縱機器,還可以和老師討論機械,這種環(huán)境讓周浩堅決拒絕了父母讓他去深圳大學學習的請求,他覺得這里就是自己的歸宿,周浩在學校學習的時候,還拿下許多機械的獎項,由于他過于出色的表現(xiàn),等到周浩畢業(yè)的時候,學校特意請周浩回來任職教師,周浩留了下來,并且在教職工的崗位上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不懈努力著,在教職工的機械比賽上面獲得了一等獎。
結語
周浩在選擇了自己不感興趣的人生道路后,勇于糾正自己的錯誤,尋找自己感興趣的道路,這種對自己未來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并且周浩向我們揭示了一個道理,選學校不一定要選最有名氣的,應該去選擇最適合你的,不要太過拘泥于名氣,有時候反而會得不償失。
原標題: 高考零分少年,一個沉迷寫作變平凡,一個打工創(chuàng)業(yè)在杭州買4套房
人物2024-11-23 20: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