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神童陳舒音:12歲參加高考,考出了620分進入浙大,如今怎樣了? 有些孩子的優(yōu)秀,真的是令人難以置信。一般的孩子,如果想要獲得最高學歷,
原標題:神童陳舒音:12歲參加高考,考出了620分進入浙大,如今怎樣了?
有些孩子的優(yōu)秀,真的是令人難以置信。一般的孩子,如果想要獲得最高學歷,就需要學習二十多年的時間,其中小中高一共12年,本科4年,碩士2——3年,博士3——6年。但是一些“神童”,卻完全不需要這么多的時間。
這是什么“神仙孩子”,12歲考上浙大,17歲攻讀博士
陳舒音,看起來非常平凡的一個名字,但是她的經(jīng)歷可不平凡。
她出生在廣東湛江的 一個普通家庭中,父母都是普通的水產(chǎn)公司職員。
在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將經(jīng)常給她講故事,帶她一起看書,而這樣的做法讓她對書籍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并且不再滿足于只讓爸爸媽媽給自己讀書,而是開始嘗試著自己看書。
當然,年紀尚小的她有很多的字都是不認識的,不過這些并不能夠阻礙她看書。
因為父母教給了她拼音知識和查字典的方法,于是,她便開啟了自己的知識之旅,經(jīng)常會自己一個人看書,遇到不認識的字、不懂的字,都會自己查字典。
除了看書,她的好奇心還很重,經(jīng)常會圍著父母詢問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常識,有些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問題。
不過無論是什么問題,無論問題看起來有多“傻”,父母都會認真地給她解答。
過了一段時間,她就對上學非常感興趣,想要學習小學知識,但是這時候她才5歲。
要知道這個年齡是沒有達到入學年齡的,所以是不可以上學的。
但是,看到孩子那求知若渴的樣子,父母實在是不忍心拒絕孩子的學習夢,于是便幫助孩子借了很多小學的課本,讓孩子自己在家看。
而她在接到父母借來的小學課本之后,非常激動地就開始一個人看起來。
對于孩子自學小學課本這件事,父母都是持“平常心”態(tài)度的,既不會非常熱衷地主動教育孩子小學知識,但是也不吝嗇孩子的求助。
就這樣,一年時間過去了,陳舒音6歲了,也到了能上小學的年紀了,同時在這一年時間里,她也基本將所有的小學知識都學了一遍。
所以,在她上了小學之后,僅用一周時間便呈現(xiàn)出了非常令人震驚的表現(xiàn),于是,她成功跳級,直接上了三年級。
注意,她開學僅一周就直接由一年級跳到了三年級。
在三年級,她又一次讓所有人震驚了,只用不到半年時間,又跳級到了6年級。
在之后的時間里,也順利地將所有小學知識學習掌握完畢,學校的老師們連連稱奇,很多人甚至還沒有從震驚中回過神來。
期末,陳舒音理所當然地參加了小升初考試,并且再次讓人震驚了一番,成功地考入了湛江二中港城中學。
當她邁入初中校門的時候,才7歲。
人們都覺得,7歲的孩子不可能這么快適應(yīng)初中生活,而陳舒音的表現(xiàn)似乎印證了這種想法,在初一的第一次考試中,她只考了全校300多名的名次,成績很一般,不少人都覺得她這個“神童”的頭銜有點名不副實。
看到孩子第一次在學習上受挫,陳舒音的父母并沒有強迫孩子什么,而是詢問孩子是否需要上輔導班,陳舒音卻堅決地表示,一次考試代表不了什么,自己可以的。
果然,之后的陳舒音重新規(guī)劃了初中學習計劃,加上自己的不斷努力,最終在第二次考試的時候,直接進步到全校30名的名次,這下子,人們又震驚了。
不過,讓人們“把震驚當飯吃”的陳舒音可沒有這么簡單,在上了初二之后,由于學習速度遠超他人,所以直接跳過初二,上了初三,并且在初三提前學完所有初中課程,提前開始備戰(zhàn)中考。
說真的,當時學校的老師、同學的家長等,都屬于震驚到不能自已的程度了。
轉(zhuǎn)眼之間,中考來臨了,而她再次讓所有人震驚了一次,她以全市第13名的好成績考上了湛江二中實驗班。
這時候,她才9歲。
上了高中之后,由于高中本身課程就比較緊張,所以她并未跳級。
但是與普通高中生不同的是,她不僅好學,而且還更好地規(guī)劃了自己的作息,留出了玩耍、鍛煉的時間,讓自己得以勞逸結(jié)合。
就這樣,三年過去了,她再次讓人們震驚了一次,因為高考的時候,她考出了620分的好成績,成功地考入浙江大學。
并且,還是本碩連讀。要知道,浙大可不是那么好考的,并且還是本碩連讀。步入大學之后,她才12歲。
轉(zhuǎn)眼間,5年過去了,17歲的她完成碩士學業(yè),開始攻讀博士,這時候還是2022年。
而現(xiàn)如今的她,已經(jīng)能和導師一起做科研了,持續(xù)在醫(yī)學領(lǐng)域深耕,她的才華與努力讓人矚目。我們堅信,她的未來將會充滿無限可能,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其實,陳舒音之所以能夠成為“神童”,并非偶然,而是有原因的,這和她平時的愛好習慣有很大的關(guān)系。
世界上每個人的智商其實都相差不大。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的高低,而是各自的習慣。
優(yōu)秀是一種習慣,就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要想取得好成績,不是靠臨時抱佛腳,而是靠平時一點一滴的努力。
那些好成績的孩子,往往都有“共性”,我們仔細觀察就不難發(fā)現(xiàn)。
學霸身上都有的這些“好習慣”,你家的孩子有嗎?
為什么同一個班級同樣的老師教出來的孩子,差距會那么大,其實并不是孩子笨,而是學習好的孩子擁有更好的學習習慣,長期堅持下來,成績自然越來越好。
◎抓好課前預(yù)習
兒子班上的一個學霸,次次考試都很穩(wěn),幾乎保持在年段前5名。一次開家長會,老師讓他的媽媽上臺分享教育孩子的方法。
在分享的過程中,我注意到他的媽媽著重強調(diào)的一點,就是孩子一直都有課前預(yù)習的習慣。
而這個好習慣,也讓他家孩子在聽課的時候,更輕松,同時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這也是孩子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不二法門。
確實課前預(yù)習能夠讓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不讓它成為聽課的“絆腳石”,方便孩子帶著問題聽課,讓孩子聽課更專注。
同時,因為提前對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熟悉,在聽課的時候,就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把精力放在主要的知識點上,從而快速消化,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緊抓復(fù)習環(huán)節(jié)
兒子學校每學期都會辦一次“好少年事跡展”,里面展示的都是該校不同年級優(yōu)秀學生的種種事跡。
讀過幾期后,我發(fā)現(xiàn)里面的這些孩子都有一個“共性”,就是他們都很重視學習復(fù)習環(huán)節(jié)。
每上完一節(jié)課,一篇課文,一個單元,都要進行復(fù)習。
這不僅僅是對所學知識的回顧,更是對自己學習成果的檢驗??纯醋约簩λ鶎W知識消化了多少,遺忘了多少。
在復(fù)習中能查找自己的不足,及時查缺補漏,確保每一個知識點都能被牢固掌握。
復(fù)習的意義遠不止于此。通過復(fù)習,他們能夠?qū)η懊嫠鶎W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加工,將不同階段的知識進行整合。
這種整合的過程就像構(gòu)建一棵記憶樹,將知識點相互關(guān)聯(lián),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還能夠在日后的學習中更加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
學習好的孩子,因為重視復(fù)習環(huán)節(jié),所以,在學習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wěn)。
◎堅持閱讀
看過很多高考狀元在接受采訪時,都提到自己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從小就一直堅持閱讀。
可見閱讀對于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多方面的好處,并且閱讀也是讓孩子獲取知識最高效,成本最低的一種“捷徑”。
通過閱讀,孩子可以接觸到各個領(lǐng)域的知識,拓寬視野,豐富知識儲備。
并且,閱讀有助于孩子建立知識體系,將碎片化的知識整合成系統(tǒng)化的知識結(jié)構(gòu),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應(yīng)用所學知識。
大家可以別小瞧這不起眼又普普通通的習慣,如果我們能夠真正地做到,并堅持下去,就算是無法成為和陳舒音一樣的“神童”,但一定能從中受益,讓我們自身的能力得到提升,最終成為更加優(yōu)秀的自己。
寫在最后
一開始成就“神童”的因素,或許我們可以說這是“天賦”。但是讓“神童”一直將這種天賦保持的原因,更多的是后天的習慣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成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長期的努力和積累的。
“神童”能夠持續(xù)保持優(yōu)秀,只因為他們能夠適應(yīng)不同的環(huán)境和要求,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才能讓自己一直保持領(lǐng)先地位,你說我說得對嗎?
原標題:孫海洋回應(yīng)孫卓高考成績:忙完了會回復(fù)大家的好奇心! 隨著高考成
人物2024-11-26 12:03:52
原標題:厭學?不可能,唐尚珺回應(yīng)網(wǎng)上傳聞 唐尚珺最近對外界關(guān)于他厭學的
人物2024-11-23 20:10:52
原標題: 高考零分少年,一個沉迷寫作變平凡,一個打工創(chuàng)業(yè)在杭州買4套房
人物2024-11-23 20: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