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教育大變天!北京中小學緊急加課,這波操作太迅速了 01 這兩天,身邊的媽媽們都在討論教育圈的這個重磅消息。 3月8號凌晨,北京市教委發(fā)布了
原標題:教育大變天!北京中小學緊急“加課”,這波操作太迅速了
01
這兩天,身邊的媽媽們都在討論教育圈的這個重磅消息。
3月8號凌晨,北京市教委發(fā)布了一個文件,要求全市中小學從今年9月份開始,要開展人工智能通識教育,每學年不少于8課時。
政策里明確提出——
小學階段以體驗式課程為主,重在啟蒙學生人工智能思維;
初中階段以認知類課程為主,重在引導學生利用人工智能賦能自身學習和生活;
高中階段以綜合性和實踐性課程為主,重在強化學生的人工智能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北京作為全國教育的風向標,政策落地向來是非常迅速的,當大多數(shù)家長還在討論“AI會不會讓孩子沉迷”時,北京娃已經(jīng)在政策的指引下,正式踏入了人工智能的賽道。
不過非京籍家長也別著急,之前課間15分鐘也是北京率先試點,現(xiàn)在已經(jīng)推行到了全國的很多學校,按照執(zhí)行力度來看,中小學人工智能課也會在其他省市逐步推廣。
其實除了北京市教委的這個大招,最近還有一個事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包括清華、北大在內的多所“雙一流”重點高校,今年要擴招本科生數(shù)量,投入到人工智能及相關學科專業(yè)中去。
上到大學,下到小學,這些舉措都釋放了一個信號,就是人工智能時代已經(jīng)全面來臨,而且可能會是未來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大機會。
當未來的黃金賽道,正在我們眼前鋪開時,我們也應該接住時代的接力棒,培養(yǎng)孩子在人工智能時代立足和發(fā)展的核心競爭力,幫助他們迎接未來的挑戰(zhàn)。
02
AI時代來臨
家長先不要自亂陣腳
從開年開始,我們見證了AI發(fā)展之迅猛,耳邊關于“人工智能會替代人類”的傳言也不絕于耳,很多家長既迷茫又恐慌,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應對這種極速的變化。
我倒是覺得,大家其實不必這么焦慮,當年智能手機出來的時候,誰能想到現(xiàn)在買個菜都能用二維碼收錢?技術從來不是淘汰普通人,而是重新洗牌。
在所有人都不知道怎么辦的時候,我們不妨先穩(wěn)一穩(wěn)心態(tài),抓好孩子最重要的4個能力,以不變應萬變。
1
搞好身體
除了學習,這些年我一直堅持讓兩個孩子保持一些“無用”的愛好,比如踢足球。
這項愛好,除了能幫助圖圖和小樹了解個人職業(yè)規(guī)劃、提高表達能力、磨練心態(tài),最大的好處就是鍛煉身體。
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時代到來之際,我越來越覺得,良好的身體素質才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根本。
因為AI或許能替代重復勞動,但人類獨有的創(chuàng)造力需要充沛體能支撐。只有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人工智能時代的挑戰(zhàn)。
所以,周末不妨帶孩子做一些戶外活動,現(xiàn)在天暖和了,很適合出去跑跑步、打打球,或者參加一些體育課程,帶孩子動起來。
畢竟在屬于孩子的時代,最大的優(yōu)勢是生命的續(xù)航力,人生拼到最后,其實最終拼的還是身體。
2
搞好基礎學科
我在網(wǎng)上看到有人問,AI時代獲取信息如此便利,還有必要讓孩子按部就班的學習課內知識嗎?
非常有必要,因為所有的基礎學科,都是在為AI學習奠定基礎。
就比如未來孩子想成為高精尖人才,那數(shù)學一定要學好,因為像宇樹科技CEO王興興這樣的科技人才,都是理科成績非常好的。
其次,英語也是一定要好好學的,英語作為獲取全球前沿資訊的工具,重要性在AI時代不降反升,如果孩子英文能力掌握的還不錯的話,對于日后的升學、就業(yè),其實是能夠拓展很大邊界的。
當然了,還有語文、物理這些基礎學科,不管中高考改革如何變動,這都是應試教育的必考科目,這些基礎學科都應該認真學,好好學。
3
加強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這個理念,我很早就跟大家聊過,最近的一些新聞也驗證了我的想法。
比如,清華大學成立了一個“AI通識書院”,其實就是以多學科交叉為內核,通過跨學科知識儲備培養(yǎng)人才,而底層邏輯就是我們所說的通識教育。
其實教委的文件里提到的“小學重在啟蒙人工智能思維”也是這個意思,未來不一定是要孩子都成為科技人才,孩子的未來應該是多種多樣的,而是通過AI這個窗口,讓孩子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這個時代的孩子,一定不像我們這些70后、80后那樣,是為了基本的生存去努力了,在有父母托底的情況下,他們唯有找到熱愛和興趣,才有可能走得更遠。
那這個讓他前進的興趣是什么,究竟他擅長什么領域,其實作為家長我們也不一定說得準,所以需要我們先把世界打開給他看,讓他們在通識教育的大背景下,去尋找自己熱愛的東西。
4
全方面擁抱AI
很多人覺得,擁抱AI技術就是“我了解了,我使用了”,這些只是最基本的操作,在未來時代是很難跟別人拉開差距的。
真正的擁抱AI,是運用AI實現(xiàn)能力的升級,培養(yǎng)復合型思維。
比如現(xiàn)在很多家長,都在用AI給孩子批改作業(yè),解答數(shù)學題,AI都能完成的特別好,會讓家長輕松很多,至少不會像往常一樣,一輔導作業(yè)就血壓飆升。
但我們更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利用AI工具,來提升孩子的學習效果和創(chuàng)造力,讓人工智能更好地為我們服務。
因為AI一定不是來搶奪飯碗的,而是來幫人類“長出翅膀”的。
這些新的能力模型,不僅對于孩子很重要,對于我們自己也非常重要。
寫在最后:
從現(xiàn)在開始,真的非常建議大家,把錢和時間都花在這四件事情上,不要再去讓孩子卷那些容易被替代的基礎工作,也不要再死記硬背去刷題。
因為未來最大的變化,就是從拼刷題到拼思維。
原標題:寫15000字or現(xiàn)場跳支舞?江西一高校期末作業(yè)引熱議,學生:半數(shù)以上
觀察2025-03-18 20: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