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教育行政化困局:15名教職工13名領導 近日,一位老師發(fā)文感嘆,學校官太多了,影響了教師積極性! 這事兒聽著就離譜:一所普通中學,七八十
原標題:教育行政化困局:15名教職工13名領導
近日,一位老師發(fā)文感嘆,學校“官”太多了,影響了教師積極性!
這事兒聽著就離譜:一所普通中學,七八十名老師,二十來個校領導。校長、副校長、主任、副主任、科長、助理……官兒多得能湊幾桌麻將。這些領導們課時量打折,績效工資卻拿得比誰都高,評職稱更是“近水樓臺先得月”。一線老師站在講臺上口干舌燥,下了課還得填表格、迎檢查、寫材料,到頭來連批改作業(yè)都得熬夜趕工。有老師苦笑:“現(xiàn)在改作業(yè)像做賊,得抽午休和課間十分鐘!”
評論區(qū)里藏著不少實錘。中部某省一所基層學校,15人的教職工隊伍里13個是領導;東部某市中學62名教師中,14人掛著“主任”“校長”頭銜,人均服務不到5名教師。最扎心的是一位班主任的吐槽:“我每天對接5個部門,每周填28份表,改50本作文只能塞進午休時間。”這些數(shù)據(jù)雖未公開署名,但上千條教師留言的相似遭遇,早已拼出一幅荒誕圖景。
表面看是學校老師“官癮大”,實則藏著教育行政化的死結。教育局喊著“給學校放權”,可安全檢查、文明評比、數(shù)據(jù)上報等十余項非教學任務(不舉例了,老師們都知道)照樣往下壓。學校成了“千手觀音”——教育局要臺賬?設個督導辦!派出所要反詐截圖?增個安管崗!畜牧局布置任務?評論區(qū)還真有人預言“畜牧主任”遲早上崗。
問題出在哪里?“管辦評”分離改革的滯后。教育局用“屬地管理”原則將部門任務打包給學校,學校為通過考核,只能將任務分解到科室、量化到教師,形成“行政攤派—加崗避險—教師超負”的惡性循環(huán)。教育局用行政命令考核學校,學校只能用“人海戰(zhàn)術”應付檢查。
諷刺的是,技術本該是給老師減負的解藥,卻常淪為枷鎖。本來教師的備課可以上傳到云上,因為職評不認電子教案,老師還得手抄一遍才行;盛夏時節(jié)防溺水提示,不少學校要求老師天天在家長群發(fā)提醒,結果還要截圖家長收到圖片,逼得人仰馬翻??梢?,光靠工具不夠,得砍掉形式主義的手,才能把時間還給老師。
八十年代那會兒,30個班的完全中學攏共5個領導,老師下了課還能家訪、改作業(yè)。如今教室里裝著智慧黑板,辦公室里擺著高速打印機,可老師反而被臺賬、打卡、截圖逼到凌晨改作業(yè)。一位家長說得實在:“我兒子班主任朋友圈全是深夜改卷子的照片,領導們的朋友圈卻在曬喝茶、開會、考察學習——這對比也太諷刺了!”
有沒有解決的辦法?
還真的有,《南方教育時報》2019年披露,深圳某區(qū)試點取消校長行政級別,壓縮干部職數(shù),中層崗位改稱教學服務崗。據(jù)東部某副省級城市教育局文件(甬教政〔2022〕15號),當?shù)卦鴨臃墙虒W崗位分流機制,部分學校行政人員比例下降約20%。
戳破學校“官本位”泡沫,關鍵在打破“教育局考核學校-學校折騰老師-老師沒空教書”的死循環(huán),在于教育局一級先精簡合并機構,將借調的各類人員退回學校,充實一線教學人員?;蛟S,把“畜牧主任”們趕回課堂的那天,才是教育真正挺直腰板的開始。
在評論區(qū)曬曬你們學校的干部人數(shù),你認為可以怎么精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