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傳統(tǒng)的知識分子一直認為: 人文是精彩的,科學是呆板的。我并不贊同這種觀點,在我看來科技是種新文化,未來科技最關鍵的發(fā)展方向是走人性化之路。
傳統(tǒng)的知識分子一直認為: 人文是精彩的,科學是呆板的。我并不贊同這種觀點,在我看來科技是種新文化,未來科技最關鍵的發(fā)展方向是走人性化之路。閃爍著人性化的高科技產品,將賦予靈動的生命,在科技和人性之間嫁接橋梁。所以說,人性化的科技是追求一種平衡, 是-種態(tài)度和智慧。
人性化的科技意義重大,其一,讓技術元素向共生性發(fā)展,在最大限度發(fā)揮個人自主性的同時,使集體的能力最大化。其二,能夠用大寫的人性的光芒去逼視高科技這一之前高貴神秘、自視甚高的怪獸,使其形穢,讓普通人也能看到這中間的無知和愚蠢來。
但在科技的發(fā)展過程中也存在-系列問題亟待我們解決,無論是網絡新一代的引導工作,還是汽車尾氣帶來的環(huán)境問題,都揭示了當發(fā)展著的物質科技生產力忽略、脫離開民眾精神力的時候。就會喪失它應受人控制并為人服務的真正本質,而變成與人對立的異化力量,因此科技的發(fā)展走人性化之路迫在眉睫。
人性化的科技應該培養(yǎng)科技的感情,在科技和人文之間追求平衡。目前科技的發(fā)展不具備感情,但是,今后我們會賦予科技感情,進而實現科技的人性化。在計算速度越來越快、人工智能程度越來越高的潮流下,人類的個性被故意地忽略和遮蔽,陷入的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單向技術目標的誤區(qū)。這也告訴我們,培養(yǎng)科技的感情,是當下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
人性化的科技要倡導第三種文化,在個性化與大眾化之間追求平衡。今天我們所倡導的科技是第三種文化更傾向于 繞過中間人,致力于用關注知識的讀者們能夠理解的形式,向公眾傳達他們最深建的思想,在過去,傳統(tǒng)的知識分子占領的媒體一直控制著輿論方向, 以至于大眾無法直接面對科技,因此,繞過傳統(tǒng)媒介傳遞科技文化是是一個合理的選擇。
原標題:花費近40萬讀完民辦高中國際班后無學籍無畢業(yè)證,教育局回應 學校給
原創(chuàng)觀點2024-11-25 19:08:05
原標題:放平心態(tài)、穩(wěn)住狀態(tài),心理專家支招緩解藝考生考前焦慮 孩子最近好
原創(chuàng)觀點2024-11-23 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