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求職者在當今社會來看已經成為了一個龐大的群體,在北京一塊板磚砸下,都可能拍上四五個求職者。但是求職者有時不僅會遭受學歷限制、專業(yè)限制,還
求職者在當今社會來看已經成為了一個龐大的群體,在北京一塊板磚砸下,都可能拍上四五個求職者。但是求職者有時不僅會遭受學歷限制、專業(yè)限制,還會遭受年齡限制。一個人如果在三十、四十歲,正是處在人生中負擔最重的階段,此時上有老下有小,可能身上還背著房貸車貸,生活的重擔已經快要壓垮了他們,如果在此時,他們被失業(yè),那么等待他們的求職過程相比不會太順利。
有媒體報道,很多35歲以上者在二次就業(yè)時遇到年齡歧視,并建議取消國家公務員報考要求35歲以下的年齡限制。從很長一段時間來看,職場“35歲”現(xiàn)象并不新鮮,與之相關的公共討論已有多輪。
不過,先前有關討論多關注企業(yè)如何對待35歲以上應聘者的情況。尤其是新興互聯(lián)網公司片面地追求員工年輕化,在招聘時明里暗里設置年齡門檻,導致一些“大齡求職者”要么無法投遞簡歷,要么投了簡歷也被篩除。如果能夠取消公務員錄用不合理的年齡門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公務員錄用最不能忽視的就是必須兼顧各方利益、協(xié)調社會關系。
不僅如此,擁有穩(wěn)定工作的人,比如公務員、事業(yè)編人員,他們雖然薪資水平比不上企業(yè)收入,當時吃好穿暖有房住已經不是難事。不僅如此,政府提倡的延遲退休計劃已進入新階段,這就意味著并沒有太多的公務員、事業(yè)編名額會在短時間內空出,就業(yè)壓力會更加大,就業(yè)形勢也會更加嚴峻。換個角度來看,如果不給35歲以上的求職者更多的機會,員工只能在一個用人單位待著,不敢輕易跳槽,一方面不利于激活人才價值,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員工在現(xiàn)有崗位上做出更大的業(yè)績。當“混資歷”成為一種既定事實,對更年輕的員工而言也有弊無利。趙航
原標題:花費近40萬讀完民辦高中國際班后無學籍無畢業(yè)證,教育局回應 學校給
原創(chuàng)觀點2024-11-25 19:08:05
原標題:放平心態(tài)、穩(wěn)住狀態(tài),心理專家支招緩解藝考生考前焦慮 孩子最近好
原創(chuàng)觀點2024-11-23 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