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呵護未成年人 讓網絡少年健康成長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fā)出《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這一《通知》的制定和實施,對于加強和改進
呵護未成年人 讓網絡少年健康成長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fā)出《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這一《通知》的制定和實施,對于加強和改進網絡游戲管理,切實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營造風清氣朗的網絡空間,具有重要意義和切實作用。
近年來,我國網絡游戲業(yè)發(fā)展迅速,在滿足群眾休閑娛樂需要、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也出現部分未成年人沉迷游戲、過度消費等一些值得高度關注的問題。這些問題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正常學習生活,社會各界反映強烈。
根據Wavemaker今年發(fā)布的《數字時代的中國孩童白皮書》顯示,中國6-15歲孩童的數量高達1.6億,他們已經成為高度數字化的一代。究其原因,據有關機構調查,孩子們使用網絡多是因為缺乏陪伴,由于父母忙碌且沒有小伙伴一起玩,孩子只好轉向手機與平板電腦。主動選擇用網絡代替自己去陪伴或安撫孩子的家長并不鮮見,當父母用網絡代替自己陪伴孩子時,實際付出的代價很可能是巨大的,隨著年齡增長,他們更有可能依賴網絡,這時即使父母想要陪伴他們,他們也可能持續(xù)沉浸在與機器的交流之中難以自拔。由此可見網絡使用過度的危害
不過,也不能因此“一刀切”杜絕孩子與網絡的聯系。
未成年人的保護是必須的,但并非教條,也并非死板。科技迅猛發(fā)展,如若因噎廢食,為了避免“網絡負能量”而將孩子置于“無菌艙”內,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杜絕孩子與網絡世界的聯系,那是人為地讓孩子與時代割裂。有分析指出,“新媒體兒童”唯有在成人幫助下穿好“金鐘罩鐵布衫”、練就一雙洞察是非的“火眼金睛”,才能避免感染“網絡病菌”。
因此,首先,互聯網平臺作為網絡內容的生產者和傳播者,應承擔更多責任?;ヂ摼W企業(yè)所有產品服務,必須把未成年人保護放在最高優(yōu)先級,而且要做徹底、做扎實,要‘堵’,更要‘疏’。除了保護青少年免遭不良信息侵害,更重要的是,使他們充分享受網絡正能量的內容,更好地成長。其次,家長們作為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唯有提升對新媒體的認識,才能有效引導孩子善用新媒體,成為媒介技術進步的獲益者,同時懂得規(guī)避網絡可能帶來的風險和傷害,才能更好的培養(yǎng)未成年人正確、合理和安全的互聯網使用意識,提高未成年人對有害信息的鑒別力,提升未成年人的網絡素養(yǎng)。衡燕泥
原標題:花費近40萬讀完民辦高中國際班后無學籍無畢業(yè)證,教育局回應 學校給
原創(chuàng)觀點2024-11-25 19:08:05
原標題:放平心態(tài)、穩(wěn)住狀態(tài),心理專家支招緩解藝考生考前焦慮 孩子最近好
原創(chuàng)觀點2024-11-23 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