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培訓機構套路多 謹慎入坑防爆雷 沒有一點點防備,近日,一家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的灰姑娘舞蹈機構門店忽然關閉,一些學員家長圍在門前,其中一位家長
培訓機構套路多 謹慎入坑防“爆雷”
沒有一點點防備,近日,一家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的灰姑娘舞蹈機構門店忽然關閉,一些學員家長圍在門前,其中一位家長表示,自己剛剛交了兩萬余元學費。而這家機構負責人只在家長群中留下一份文件和一句“抱歉,確實太突然”。(12月16日 光明日報)
近些年,隨著人們對教育的不斷重視,加之對孩子的教育人們存在普遍的焦慮心理,報名培訓機構仿佛成了每個孩子的標配,于是教育培訓機構便成了“圈錢”最容易的行業(yè)。也正是因為“圈錢”容易、退錢難的特點,一些培訓機構惡意收費拒絕退費,更有甚者在一番大肆宣傳、報名繳費之后突然“爆雷”人間蒸發(fā),繳費家長可以說是維權無門、欲哭無淚。
其實不止培訓機構存在惡意“圈錢”的現(xiàn)象,很多健身館、養(yǎng)生館等也都出現(xiàn)過繳費辦卡后關門大吉的案例,一些商家的惡意“圈錢”之舉,除了小部分真正的經(jīng)營不善,更多的是他們鉆了“預售”的空子。一旦錢從消費者的口袋里掏出來,幾乎就不會再被退回去,雖然商家會和消費者簽訂合同,但很少有人認真查看合同中規(guī)定的各項條款,即便有人對合同中的條款產(chǎn)生質疑,也會被工作人員“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搪塞過去。
這反映出一個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人們存在盲目消費的特點,特別是在教育問題上,人們往往急于給孩子報名培訓機構,好像只要報名了,孩子就可以學到培訓機構承諾的知識,就可以變得像培訓機構宣傳的那樣優(yōu)秀,然而這不過是家長內心焦慮的一種緩解和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要想反“套路”,家長首先要有正確的消費觀和對教育的正確認識,不要盲目從眾,在對孩子大力度投資的同時也要擦亮雙眼,謹慎選擇。
在消費者努力提高自主“排雷”能力的同時,相關部門對教培行業(yè)的監(jiān)管也亟待加強。低門檻、少投入的便利條件也是教培行業(yè)良莠不齊的一大原因,提高培訓機構的辦學資質,嚴審查、嚴備案、嚴把控,不但可以提高培訓機構的教學質量,還從根源上限制著他們不能說“爆”就“爆”。
望子成龍人皆有之,正確對待,不要讓亂象叢生的培訓既套路了孩子又套路自己。文:王旭光
原標題:花費近40萬讀完民辦高中國際班后無學籍無畢業(yè)證,教育局回應 學校給
原創(chuàng)觀點2024-11-25 19:08:05
原標題:放平心態(tài)、穩(wěn)住狀態(tài),心理專家支招緩解藝考生考前焦慮 孩子最近好
原創(chuàng)觀點2024-11-23 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