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7月19日,11歲的女兒偷拿了別人的財物,其父親冉某用電話線捆綁女兒,并用鐵衣架斷斷續(xù)續(xù)毆打了將近三個小時之久,事后發(fā)現(xiàn)女兒無動靜后,才急
今年7月19日,11歲的女兒偷拿了別人的財物,其父親冉某用電話線捆綁女兒,并用鐵衣架斷斷續(xù)續(xù)毆打了將近三個小時之久,事后發(fā)現(xiàn)女兒無動靜后,才急忙將其送至醫(yī)院,最終搶救無效死亡。12月11日,冉某因毆打女兒,造成故意傷害造成女兒死亡,被法院判處10年有期徒刑。(《澎湃新聞》12月16日)
三個多小時的捆綁毆打,這位孩子的父親是有多狠的心,難以想象。孩子去偷拿別人的財物,這樣的行為固然有其錯誤之處,但家長用毆打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只會讓孩子體會到暴力的教育,不會讓孩子有實質(zhì)性的變化,這種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方式,只會讓效果曇花一現(xiàn)。
孩子有偷竊的行為,這足以反映出這個孩子的思想品德,品行教育上出了問題。面的這種情況,她的父親冉某更應該采取說服教育,和孩子講清楚偷竊等行未是屬于犯罪的,以及后果的嚴重性等,從根本上糾正孩子的品行問題,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而不是一頓毒打解決眼前的一次偷竊行為。
除了孩子的品行存在問題之外,從這次的毆打行為,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孩子的父親冉某其實是存在很大問題的,或許這并不是第一次毆打,或許孩子的品行也是從父親那潛移默化來的,這一切的可能都是存在的。
不打不成材這樣的俗語一直存在,中國打罵式教育也是一直存在的,這樣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效果,但這些的前提都是父母要有一個度的把握,像毆打孩子三個小時之久的打罵教育,已經(jīng)能夠構(gòu)成暴力傷害罪了,根本稱不上是教育。像冉某毆打小孩這樣的行為在現(xiàn)實社會中是普遍存在的,只是不同的父母在把握度有所不同,而這也同樣反映出了社會很多教育的現(xiàn)狀,父母時常抱有望子成龍的心態(tài),渴望孩子成長。而有時候因為過于急切,對孩子造成的是一輩子的傷害,甚至是無法挽回的遺憾。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時,應給予開導、引導。(文/吳憂)
原標題:全國唯一!國家馬術(shù)學院與在漢高校續(xù)約 11月2日,由中國馬術(shù)協(xié)會和
活動2024-11-03 17:36:04
原標題:新時代湖南省中小學體育教育高質(zhì)量發(fā)展研討活動在長沙舉行 11月1日
活動2024-11-02 19: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