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會如果變成名利場 后果不堪設想
摘要: 原標題:家委會如果變成名利場,后果不堪設想 如今,不少學校都成立了家委會,希望通過家委會來促進家長與學校的溝通。但隨之出現(xiàn)的問題也不少,如
原標題:家委會如果變成名利場,后果不堪設想
如今,不少學校都成立了家委會,希望通過家委會來促進家長與學校的溝通。但隨之出現(xiàn)的問題也不少,如家長拼背景、比資源,家委會的孩子更容易得到“照顧”等。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diào)查中心聯(lián)合問卷網(wǎng)(wenjuan.com),對2004名家長進行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56.1%的受訪家長加入了家委會,70.3%的受訪家長坦言家委會給自己帶來了一些困擾,63.8%的受訪家長建議家委會定期換屆,59.7%的受訪家長建議加強對家委會的監(jiān)督。
受訪家長中,來自一線城市的占26.9%,二線城市的占46.5%,三四線城市的占21.0%,縣城或城鎮(zhèn)的占4.5%,農(nóng)村的占1.1%。
筆者認為,家委會是一個臨時性的群眾組織或團體,家委會的目的是通過家長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價值觀,以及可以奉獻給孩子們的意愿、時間、專業(yè)視野和興趣等,來協(xié)助學校和老師一起對孩子進行更多更全面的教育和管理。
新聞中顯示,一些家委會變了味,把一個純潔的基層組織搞得亂七八糟,有錢有勢的家長有“權利”,其子女也會受到寵愛,學習生活上自然得到實惠和精心照顧,而沒有錢沒有勢的孩子成了被遺忘的角落,這有悖于公平正義,不利于校風清純,不利于家長正確對待社會,容易引起矛盾,不利于學生正常、健康成長。此風必須剎車。
筆者建議,要想發(fā)揮家委會真正作用就得通過選舉,其次,要有家委會的章程、職責和監(jiān)督機制,同時,要定期檢查、有督導。不能讓家委會變成一種新型的“賄賂”,變成另一個滋生“貪腐”的溫床。(陳志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