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真實故事:放棄考公考編,我改寫了自己的命運 北京某大學畢業(yè)的33歲單身女生,在陜西一出租房里餓死的文章,看得讓人窒息。 再加上看到這個
原標題:真實故事:放棄考公考編,我改寫了自己的命運
北京某大學畢業(yè)的33歲單身女生,在陜西一出租房里餓死的文章,看得讓人窒息。
再加上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正好是中元節(jié),那整晚睡得都不踏實。
她的故事激起了公眾廣泛關注和討論,我忍不住想講講我自己的故事。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差點成為她……
01
— Dr小魚 —
因為窮,我放棄了考公和讀研
我和這位女生有很多相似之處。
西北農村出生,家里貧窮,普通大學畢業(yè),父母封建迷信的條條框框一堆。
但我和她又有不同之處。
沒有父母支持,沒走考公考編之路,至今仍在努力活著。
我為她的遭遇感到惋惜,但無法共情,也滿懷疑慮。
我想不通考公10年沒上岸,為什么還不停止這份執(zhí)念?
我也想不通大學會計專業(yè)畢業(yè),連一個能養(yǎng)活自己的工作都找不到嗎?
到底是殘酷社會的羈絆,還是心頭有枷鎖,亦或者另有隱情?
逝者已矣,心中的疑惑終無答案。
回看來時的路,我覺得畢業(yè)三年來自己做過的最正確的選擇就是沒有隨大流加入考公考編隊伍。
我大學讀的是語言類專業(yè),就業(yè)方向比這位女生還狹窄。
畢業(yè)時,我們專業(yè)的主流是考教師編,其次是考公,就連大學輔導員都會不斷督促我們走這些路。
我們宿舍五姐妹,除了我,都一門心思考公考編。
班里的情況也差不多,畢業(yè)時要么考研,要么考公,直接就業(yè)的是少數(shù)。
從我了解到的情況來看,考公考編首次就能上岸的人很少,好幾個年級前幾名的同學都是兩年起步。
剩余熬不住的,最終不得不找份工作,然后會邊工作邊考公考編。
我從未想過考公考編,大三大四好朋友勸我要做備選方案時,我也始終沒動搖。
大三下學期沒多少課的時候,我嘗試過考研。
分數(shù)出來與某語言類高校差幾分,輔導員讓我調劑到一些偏遠地區(qū)的學校,我沒聽他的話。
放棄讀研以及不去考公考編,真實原因就一個:因為窮,因為沒錢。
我讀大學讀得非常艱難,大四剛交完學費時,要不是有之前存的獎學金,我真的快身無分文了。
大學四年我的養(yǎng)父母從沒管過我,任何經濟支持也沒有,好在我節(jié)儉,花銷也少。(我的故事:1歲沒媽,18歲沒爸,她在深淵里爬了25年)
當然我也知道爸媽困難,從未向他們求助過,生活費都是自己想辦法兼職掙。
再看看那位去世的女生,上學期間花銷不愁,畢業(yè)考公和租房費多少也有家人支援,想想還挺羨慕。
可無經濟來源,考公那幾年誰養(yǎng)我?讀研學費每年大概8000,哪里又會白白冒出錢?
因為沒錢,我放棄了考公,也放棄了讀研,但我從未后悔過,反而很感激自己當初的選擇。
02
— Dr小魚 —
找實習被拒,非名校被歧視,
我像野草一樣頑強生存
大四下學期我直奔北京,找實習工作機會。
實話說,坐上火車的那一刻,我也挺害怕的。
沒名校學歷,沒經驗,沒資源,沒人脈,面試不通過怎么存活?
這種擔憂和害怕僅僅存在過一瞬間。
我暗自給自己打氣,有手有腳,刷盤子、當服務員也不至于餓死吧?
在校時,我陸續(xù)就在一些招聘APP上投遞簡歷。
前期均石沉大海,大概投了四五十多家后,才有兩家公司約我到北京線下面試。
一家是小說出海業(yè)務,面試時主管直接翻出他正在看的英文小說讓我閱讀,看完復述講了啥,最后被拒。
第二家科技教育類,面試姐姐跟我聊,男主管全程拉著鞋幫子臉,略帶諷刺地似笑非笑。
末了說了句,“我們這里清一色清華、哈佛的...”,就直接走了。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赤裸裸的學歷歧視,在地鐵上心里翻江倒海。
回到出租屋,我要求自己迅速忘記傷痛,復盤面試過程,分析自己的優(yōu)劣勢,調整方向繼續(xù)海投。
一兩周后,終于才有公司愿意聘用。
那是一家小型廣告公司,招我其實就是招個實習生打雜,我去這家公司相當于要放棄專業(yè)重新?lián)Q行,但我沒想那么多,只想著先活下來再說。
那幾個月我從零開始瘋狂學習,學寫各種文案;周末加班頂著艷陽出去拍視頻;跟著領導在實操中摸索剪輯.....
根本沒有時間內耗,放下期待,不奢望關注,只管默默做好,實現(xiàn)經濟獨立才有體面。
實習結束后因為有作品,有經驗,在畢業(yè)之際,我成功收到了一家頭部教育名企的Offer,工資從實習期的四千到拿完績效接近一萬。
從快身無分文到除去吃住行,還能存下一筆儲蓄,這是我做夢都沒想到的。
生活是殘酷多難的,初入職場不會做事、被罵哭過、遭受過學歷歧視、經歷過冷眼.....
但我始終覺得人生已到達谷底了,再壞也壞不到哪里去。
只要有重新出發(fā)的勇氣和信心,就終會好起來。好好活著,才是要堅持的執(zhí)念。
我現(xiàn)在來到深圳,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感受著這里的奮斗文化與現(xiàn)代化,很感謝自己當初的勇敢堅定......
03
— Dr小魚 —
放棄抱怨原生家庭,才是成熟的開始
我多么希望這位女生的故事是作者編造的。
但現(xiàn)實就是這么冷血,警方已證實,確有此事,只不過某些細節(jié)有待商榷。
現(xiàn)在想想如果她能放下執(zhí)念與身段,和我一樣先粗糙生存,解決溫飽,或許就不會走到這一步了。
但我也能理解她這種放不下的心境。
在我們西北很多落后的地方,村里出現(xiàn)名校生很稀罕,往往會被當成村里的驕傲和希望。
該女孩成績優(yōu)秀,寒窗苦讀進一線城市的大學,一腔熱血考公改命,是當?shù)厮腥硕计谂蔚陌l(fā)展路。
結果屢次落空。寄托了太多親友的期望,無形之間承受了太多壓力,忽然之間就成了別人的笑談,顏面掃地,世界坍塌,拉黑了所有人,孤獨死去。
我看到有網(wǎng)友把鍋扔給了原生家庭,認為要是父母多給她一些溫暖和愛就好了。
當初遭遇挫折、沒有經濟來源、受委屈時,我也抱怨過原生家庭。
心想要是爸媽富裕些、指導多些、會規(guī)劃、多關愛我下,也不至于活得那么慘,也不至于在人情世故中畏畏縮縮,更不至于起早貪黑生活還是毫無起色。
隨著年齡增長,又見識到更多高知家庭,我才明白一個道理:
抱怨原生家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我們底層孩子的父母大多都認知受限。
他們面朝黃土,守著一畝三分地,光是維持自己的生計都很艱難了,哪有精力教我們。
就算有精力,灌輸給我們的還是那套陳舊的觀念,還不如散養(yǎng)式,免受毒害。
比如,最夸張是直到現(xiàn)在我爸媽還以為,畢業(yè)后存在包分配這一說法,大學生找到好工作很簡單。
即便他們會外出務工,也遭遇了很多挫折,一堆負面的經歷,向下傳導,孩子也會戾氣肆起,負能量爆棚。
但我知道爸媽是愛我的,只是在經濟上給予不了幫助,人生方向上給不了有效指導。
或許我的成熟與覺醒,是在明白父母不易后,不抱怨原生家庭,不苛求他們,而是選擇自我和解。
人生受的苦,都源于在環(huán)境、行動和能力這三個層面里不停掙扎。
要跳出這些限制,只能向前看。
先積攢能力,直面困境做出行動,去到更適合自己的環(huán)境,一切都會豁然開朗。
原標題:我,中專生,從流水線工人,到年入3億,現(xiàn)備戰(zhàn)考研想當大學教授 我
人物2024-08-22 17:00:24
原標題:女兒中考650分,父母卻將她送到衛(wèi)校,5年后女兒現(xiàn)狀讓其悔不當初 徐
人物2024-08-08 19: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