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開學在即,神獸們準備好了嗎?心理專家支招,助孩子們快速適應開學后的生活 即將開學,神獸們準備好了嗎? 心理專家支招,助孩子們快速適
原標題:開學在即,“神獸”們準備好了嗎?心理專家支招,助孩子們快速適應開學后的生活
即將開學,“神獸”們準備好了嗎?
心理專家支招,助孩子們快速適應開學后的生活
孩子們在榆中浪街游玩
連日來,不少家長收到了學校的通知,孩子們即將“歸籠”。困在家里一個多月了,在最后的自由時間里,孩子們的心情如何?是否做好了開學的心理準備?對此,記者走訪了一些學生和家長,一起來聽聽他們的說法。
1 做好個人防護 出門親近自然
“馬上開學了,我們約朋友帶著孩子一起去榆中浪街和官灘溝西野營地轉(zhuǎn)了一圈。孩子前段時間一直窩在家里,運動少,抵抗力普遍偏低。出游過程中,孩子表現(xiàn)出了極其強烈的好奇心,免不了會多跑跑、多轉(zhuǎn)轉(zhuǎn),這樣也能讓身體得到鍛煉。”王冰家住七里河區(qū),孩子權泉開學就要上初中了。雖然疫情讓孩子不得不居家,但他娛樂和學習兩不誤。“在家里除了線上學習外,爸爸媽媽還帶我去附近看風景。馬上就要開學了,我的心情挺不錯,希望早點見到同學們!”權泉高興地說。
“紙上得來終覺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帶孩子去附近轉(zhuǎn)轉(zhuǎn),會獲得比書本上更廣闊更直接的知識。家住安寧區(qū)的王蕓告訴記者,馬上就要開學了,興隆山景區(qū)已經(jīng)正常開放,所以她帶著孩子去游覽了一趟,也等于“放風”了。“孩子游玩時遇到不知道的問題就問我,我也會耐心解說。孩子見得越多,知道得就會越廣。帶孩子見識自然風光,讓他知道除了自己的生活圈,還有很多別的風景。”
家住七里河區(qū)裕華家園的王睿,時刻關注著疫情防控的消息,因為他的孩子馬上就要成為七里河小學的一年級新生了。“特殊時期,有些地方可以帶孩子去,比如戶外、大自然。我們帶孩子去了興隆山,讓他呼吸清新空氣,放松心情,準備開啟一名小學生的新生活。”王睿說,游玩時,他們都很注意自我防護,無論是逛公園還是到景區(qū)玩耍,都會佩戴口罩,隨時給孩子洗手消毒,保護好大家的健康和安全。
那么,孩子們回歸學校以后,學校方面又能做哪些工作呢?七里河區(qū)健康路小學校長劉文國表示,孩子們居家期間可能會出現(xiàn)作息時間不規(guī)律的情況。開學后,學校會和家長一起幫助孩子們調(diào)整作息時間,度過緩和期。希望同學們能夠調(diào)整好自己的作息時間和精神狀態(tài),以更加飽滿的精神走進校園。
2 返校后如何適應 心理專家支招
疫情之后,同學們返校會遇到哪些問題?就此,記者采訪了甘肅省第二人民醫(yī)院、甘肅省精神衛(wèi)生中心、平安甘肅心理危機干預與研究中心的兩位心理治療師王韜和張蕾。王韜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開學后的學習進程可能會有點快,同學們?nèi)绻贿m應,可用通過以下方法逐步跟上學習進程。
第一,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課前預習、及時查缺補漏、學會整合知識點等。好的習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會讓大腦思維條理清晰,方便記憶和掌握。第二,覺察并接受自己在學習上的焦慮情緒。擔心返校后跟不上學習進度,從而產(chǎn)生焦慮情緒,是一種很正常的反應。這種情緒不一定是壞事,因為壓力之下的適當焦慮往往可以促進大腦保持覺醒的狀態(tài),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其他同學可能也面臨著類似的情況,因為疫情對大家的影響是一樣的。第三,可以把學習作為一個目標事件,進行情緒調(diào)節(jié)的練習。
此外,考試焦慮是指同學們面對考試表現(xiàn)出的一系列身體反應和心理變化。這些變化可以發(fā)生在考試前、考試中和考試后。這些反應和變化,如果是適度的,可以調(diào)動我們的積極狀態(tài),表現(xiàn)為記憶力更加集中、更好,反應也更敏捷,有利于考出好成績。但過度的、持續(xù)的焦慮反應,會損害身體、心理的各種功能,表現(xiàn)為煩躁、易怒、坐立不安、記憶力下降、失眠等,也可能是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出汗、頭暈、尿頻等身體表現(xiàn)。如果出現(xiàn)影響身體和狀態(tài)的考試焦慮,同學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調(diào)節(jié)。
第一,觀察和描述,這是調(diào)整焦慮情緒的第一步。同學們需要知道在何時、何種環(huán)境下會表現(xiàn)出考試焦慮,具體的身體反應和與之相關的想法是什么?焦慮帶來的后果和結局有哪些?第二,核對事實。很多情況下,考試焦慮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一種擔心和恐懼,可以通過分析內(nèi)心想法是否符合實際情況來改變擔心和恐懼的程度。當審視了想法和事實之后,也許焦慮情緒就發(fā)生改變了。第三,聚焦當下。當同學們覺察到自己又在擔心未來的種種可能時,可以輕輕提醒自己回到此時此刻,正念冥想就是聚焦當下的過程,可以多加練習來幫助自己關注當下。第四,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飲食習慣,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只要做到以上幾點,大家就可以順利地適應學校生活。
那么,學生返校后如何應對人際交往或適應方面存在的問題?通過臨床案例,張蕾總結了幾個方面:
第一,主動溝通,熱情真誠地與人交往。坦誠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態(tài)度,別人才能更好地理解你或是你的行為模式、思維習慣,如此別人也就更容易去體會。第二,學會傾聽、理解和尊重。不僅要學會做一個表達者,更要學會做一個傾聽者。在與同學交往的過程中,一定要互相理解和尊重,別人尊重我們的前提是我們要學會尊重對方。第三,學會寬容和諒解。同學們都處于成長階段,父母或老師處理問題時也難免有不妥之處,要學會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相互諒解,避免產(chǎn)生誤會甚至發(fā)生矛盾。第四,學會駕馭情緒。當與老師和同學溝通不好的時候,要學會控制自己,避免一不小心說出傷人的話。感受自己動怒時,要學會立即叫停,學會退一步海闊天空,或者在這時離開現(xiàn)場或轉(zhuǎn)移注意力去做一些其他的事,讓自己平靜下來。
最后,兩位心理治療師也提醒家長,焦慮是青少年兒童在學校里比較容易出現(xiàn)的情緒反應,加上疫情的影響,孩子的焦慮情緒可能更加明顯。返校以后,學習任務、考試壓力還會進一步增加孩子的不良情緒。因此,父母首先要理解這些情緒反應,明白這是正常合理的,是他們應對壓力的方式。其次,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解壓氛圍,杜絕一回家就問孩子考試成績之類的問題,應該鼓勵孩子談論一些在學校的感受、體會。父母情緒穩(wěn)定對孩子來說是更好的心理支持,父母更應該學會如何控制或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以此達到言傳身教的作用。
原標題:16歲中學生獲正高職稱后續(xù):簡歷網(wǎng)頁已撤,公號信息已刪除 近日,一
快資訊2024-11-15 20: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