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舉吊瓶參觀衡水中學:究竟是誰病了? 近日,一段父親幫高燒女兒舉著吊瓶,帶病參觀衡水中學的視頻刷屏了!有人覺得搞笑,有人表示指責。筆
原標題:舉吊瓶參觀衡水中學:究竟是誰病了?
近日,一段父親幫高燒女兒舉著吊瓶,帶病參觀衡水中學的視頻刷屏了!有人覺得搞笑,有人表示指責。筆者不禁質(zhì)疑并發(fā)問:究竟是誰病了?僅僅是女兒?怕是父親也“病”了;教育呢,難道“健康”嗎?
視頻中的女孩看著都憔悴虛弱,因為她已經(jīng)連續(xù)四天發(fā)高燒到38、39度,她真的病了。可是病的只有她嗎?不是!她的父親也病了。眾所周知,生了病就應該在家好好休息,把身體盡快養(yǎng)好,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然而,這位“病態(tài)”的父親卻做出了這驚人的舉動:幫女兒舉著吊瓶去學校參觀。理由竟是這位父親認為衡水中學一年一度的開放機會難得,想讓孩子好好感受衡中的氣氛。還說“我們沒文化,希望孩子能有文化。一定要考上!”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位家長的期盼。但是,是否也要注意時間節(jié)點,掌握方式方法?讓孩子接受教育是為了孩子更好地成長,如果說讓孩子考名校是為了給自己“揚眉吐氣”,或者當做實現(xiàn)自己目標的“傀儡”,那么父親是不合格的,教育是沒有意義的。究竟是孩子的健康重要,還是參觀的機會重要,況且機會又不是一生一次,不過“病態(tài)”的父親已經(jīng)做出了選擇,難道不該被指責嗎?
為什么會有這么荒誕的一幕?如果教育不再是“唯分論”,教育發(fā)展水平還會“貧富差距”這么大嗎?衡水中學還會“一枝獨秀”“萬人敬仰”嗎?說到底,還不是因為教育水平靠分數(shù)來決定,衡水中學的升學率高,才導致了這么多人熱衷向往。但是,這難道是教育的真諦和本質(zhì)嗎?這種教育是不是存在畸形發(fā)展?我們所倡導的素質(zhì)教育究竟什么時候才能落實?“病態(tài)”的教育體制不該被反思嗎?
孩子的病容易養(yǎng)好,家長的“病”怎么才能痊愈?教育的“病”幾時才能治愈?希望我們能逐漸找準“病因”,做到“對癥下藥”,讓這些“癥結”痊愈。韓朝輝
原標題:16歲中學生獲正高職稱后續(xù):簡歷網(wǎng)頁已撤,公號信息已刪除 近日,一
快資訊2024-11-15 20: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