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快遞井噴 垃圾圍城高校如何應對? 楊浦區(qū)約 1500 臺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機在 雙 11 后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加速滿倉的狀況。 這幾天,快遞包裹紛至沓來
原標題:快遞井噴 垃圾"圍城"高校如何應對?
楊浦區(qū)約 1500 臺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機在 " 雙 11" 后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加速滿倉的狀況。
這幾天,快遞包裹紛至沓來,位于社區(qū)和學校里的 " 垃圾桶 " 空間開始吃緊。
11 月 15 日,記者在錦創(chuàng)路上的江灣翰林小區(qū)發(fā)現(xiàn),僅一個上午,該小區(qū)內(nèi)的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機就已滿箱 3 次。不少居民在家不斷刷新手機軟件,查看回收機是否恢復投放。
" 感覺扔垃圾像搶購爆款商品一樣,稍晚一點出門,回收機就滿了!" 顧阿姨說,這幾天快遞陸續(xù)來了,紙板箱、泡沫盒堆在家里占地方,她一直盯著手機,剛發(fā)現(xiàn)可以扔了,就馬上跑過來。
" 晚上 6 時至 10 時是投放高峰,估計還要來清運四五次。" 聞訊而來的 " 愛回收 " 清運人員說,這個小區(qū)平時日均可回收物投遞量在 95 千克左右," 雙 11" 以來,日均投遞量在 130 千克以上,11 月 14 日更達到 168 千克的歷史峰值。
在同濟大學,每天進入智能回收機的可回收物,也從平時 1.8 噸左右增長到 " 雙 11" 后的 2.45 噸左右。該校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的研究生小凌投放紙板箱后,獲得 27 個積分。她說,這些紙板箱都是當天上午拆快遞產(chǎn)生的垃圾," 過幾天可能會有更多快遞垃圾。"
上海交通大學校園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趙德剛說,這幾天,兩個校區(qū)菜鳥驛站收到的包裹量大約是 " 雙 11" 前的 4 倍,單日高峰達 2.5 萬件。最多一天,他們回收了 8000 個可再利用的紙箱。
學校和社區(qū)的情況具有相當?shù)钠毡樾浴碜詯刍厥盏臄?shù)據(jù)顯示,其設在楊浦區(qū)的約 1500 臺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機在 " 雙 11" 后不同程度出現(xiàn)加速滿倉的狀況。11 月 10 日至 17 日,這些回收機每天收到的可回收物都在增加,17 日共收到 16.63 噸可回收物,比 10 日的 11.93 噸多近 40%。
愛回收相關區(qū)域的運管員表示," 雙 11" 后多出來的可回收物,最多的就是快遞紙盒、紙箱,大概占 45% 左右,去年 " 雙 11" 后的情況與此類似,但感覺今年的可回收物更多了。
由于滿倉速度加快,清運力量開始吃緊,上述回收機平均每臺從滿箱報警到完成清運恢復投放的時間,從平時的二三十分鐘延長至 46.72 分鐘。
感到壓力的還有設在各區(qū)的兩網(wǎng)融合中轉站及集散點,社區(qū)和學校的可回收物要在這些地方集中后進一步分揀。楊浦區(qū)相關集散點工作人員說,11 月 15 日下午 2 時左右,該點位收到近 70 噸可回收物,比 " 雙 11" 前一周的日均水平多兩成左右。雖然量大,但垃圾的品質(zhì)不粗糙。由于源頭垃圾分類抓得緊,加之智能回收機對正確分類投放可回收物的投放者有激勵,所以源頭收集后轉運到集散點的可回收物比較純凈。精細化分揀后,雜質(zhì)率僅約 3%,主要是粘在快遞紙箱上的膠帶、標簽貼,低劣材質(zhì)的快遞包裝袋,以及一些受到污染的包裝箱、包裝袋。
原標題:16歲中學生獲正高職稱后續(xù):簡歷網(wǎng)頁已撤,公號信息已刪除 近日,一
快資訊2024-11-15 20: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