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如何培養(yǎng)內驅力強的孩子?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帶了幾年小學一年級,在和家長溝通中發(fā)現,真正學習內驅力強的孩子所在比例是很少的。大
原標題:如何培養(yǎng)內驅力強的孩子?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帶了幾年小學一年級,在和家長溝通中發(fā)現,真正學習內驅力強的孩子所在比例是很少的。大部分學霸都是需要培養(yǎng)的。而教養(yǎng)方式則顯得尤為重要。
人都是有惰性的,不同的孩子其實是有不同的天賦才能,而我們很多時候喜歡用同一個標準來去衡量孩子,給孩子貼標簽。
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學霸,有的孩子需要后天努力成為學霸,有的孩子更擅長用不同的方式來學習。但一旦上了小學,就需要被束縛在學校里,一呆就是一整天,回來就是寫作業(yè),一寫作業(yè)就是一整天。
有時候是孩子產生了習得性無助的狀態(tài),需要我們去調整,那么如何培養(yǎng)內驅力強的孩子呢?
首先需要看見自己,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天賦才能,看見自己眼里的孩子和孩子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樣,特別是需要看到孩子是一顆什么樣的種子,需要什么樣的土壤、空氣、水。我們都說教育是門藝術,是一門農學而不是工業(yè)學。
但時代的發(fā)展讓我們變成了工業(yè)文明里的一顆螺絲釘。遇到孩子的問題是需要跳出問題,抽離出來來看到這個問題的。
每個孩子都自帶內驅力,只是在于我們使用同一個模式來去對待他的時候,但他遇到困難和障礙的時候是給他援手還是給他增加更多的困難。
如果孩子小時候你沒有給足他安全感,沒有支持他做自己,并且不斷的小步調試,慢慢走出舒適區(qū),那么他在一次次挫敗后,自然也會減少對這件事的驅動力。
回到我們的主題:如何培養(yǎng)內驅力強的孩子。
1.幫助孩子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前提是作為父母的你了解自己是一顆什么樣的種子,是否努力過好了自己的生活,給孩子正向的榜樣,而不是遇到困難就退縮。就否定自己。允許自己有一些彈性。
2.了解孩子對這件事的把握程度,如果孩子把握不足,那么就需要幫助他拆解目標。
3.如果你本身也是一個內驅力不強的人,那么想要培養(yǎng)一個內驅力強的孩子,可能性是很低的。要么花錢雇人來解決,要么提升自己的認知,來更好的幫助孩子。
原標題:孩子心理問題:自學心理學與尋求專業(yè)心理醫(yī)生的抉擇 在當今社會,
原創(chuàng)觀點2024-11-07 19: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