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新教師崗前軍訓,照搬學生軍訓該不該?網友:教育要不要培養(yǎng)服從性? 教育是塑造未來、傳承文化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有時候也會出
原標題:新教師崗前軍訓,照搬學生軍訓該不該?網友:教育要不要培養(yǎng)服從性?
教育是塑造未來、傳承文化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有時候也會出現(xiàn)一些令人費解的現(xiàn)象,有教師認為,其中之一便是新教師培訓居然變成了和學生一樣的軍訓。而且軍訓內容完全copy學生軍訓,要知道這是新老師培訓,新老師未必都是20多歲的老師,甚至有30、40歲的老師參與其中。
前兩天見了個剛去某私立中學當老師的朋友,這朋友談起這軍訓,就是破口大罵!初聞此事,我?guī)缀醪桓蚁嘈抛约旱亩?。在我的想象里,新教師培訓,本應是幫助教師們掌握教學技能、提升教育理念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怎么會突然變成了軍訓呢?
然而,一查資料,才發(fā)現(xiàn)這并不是個例,而是相當普遍的。形式倒真是多樣,有的學校組織室內動員,有的則進行戶外拉練,真是不一而足。
在這些軍訓活動中,老師們被要求像學生一樣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從站軍姿、走正步到高空速降,看到這樣的項目,更是讓人不禁質疑:這究竟是鍛煉老師勇于面對挑戰(zhàn)的能力,還是培養(yǎng)他們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膽氣?還是假如有學生想不開,需要老師高空營救?
據(jù)這個朋友說,除了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外,軍訓中的生活條件也極為艱苦。有的老師被安排睡在十幾人的上下鋪里,大熱天里沒有水洗澡,吃飯也要等待教官的指令。這樣的生活條件,甚至比一些軍訓中的學生還要惡劣。更有甚者,有的學校還安排哺乳期的媽媽參加軍訓,更是令人無法想象。
筆者認為,教育,本應是培養(yǎng)人、塑造人的過程,而軍訓作為一種特殊的訓練方式,其初衷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紀律性、團隊意識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那么為什么軍訓被應用到新教師培訓呢?這大概就是為了軍訓老師而實現(xiàn)其中的服從性價值了。
有人可能會說,軍訓老師是為了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意識、增強吃苦耐勞的能力等。實際呢?都是從學生成長起來的,要培養(yǎng)早就培養(yǎng)出來了。還用得著這臨門一腳。
筆者以為,就是為了培訓老師們的服從,因為在軍訓中,老師們被要求無條件服從教官的指令,無論這些指令是否合理。這種服從性的訓練,無疑是在磨滅老師們的個體特質和意識,讓他們在未來的教學和生活中,產生盲目服從和依賴,這樣能省的給學校找麻煩。
但是后果也是嚴重的,如果老師們都被訓練成了服從的機器,那么他們還能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呢?
其實給老師軍訓,不如請一些具有多年教學知識的專家學者坐下來跟他們好好談談心,傳授一下教育經驗,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