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做清理收納師3年,我見到中國家庭最臟的一面 2021年1月,國家人社部將整理收納師列為家政服務行業(yè)的細分新工種,這標志著整理收納師在中國的
原標題:做清理收納師3年,我見到中國家庭最臟的一面
2021年1月,國家人社部將“整理收納師”列為家政服務行業(yè)的細分新工種,這標志著“整理收納師”在中國的正式職業(yè)化,此后三年,整理收納行業(yè)在國內(nèi)迅速崛起,各地的收納師們?nèi)缬旰蟠汗S般涌現(xiàn)。
90后成都女孩楊春美在同一年入行,三年來,她和同事在成都、北京、重慶、南寧、長沙、鄭州等多個城市,對近200間住宅進行了深度整理與收納。與普通收納師不同,她是一位家庭清理收納師,既提供家庭深度清潔服務,也通過收納協(xié)助人們建立有序的居住空間。
干凈整潔的家庭大都相似,臟亂差的家庭則各有不同。這段日子,楊春美見證了無數(shù)家庭隱秘的臟亂一面:垃圾堆積如山,有八旬老人就睡在“垃圾山”上;未拆封的快遞如瀑布一般將整個屋子淹沒;更有甚者,家里如同動物園,床板下藏匿著密密麻麻的動物糞便……
每次工作前,楊春美需要準備各種工具,從種類繁多的清潔劑到不同尺寸的鏟刀、錘子和螺絲刀。然而,對她而言,這份工作最棘手的并非繁瑣的清潔工作,而是勸囤積者們接受清理的過程。通常,家中的年輕人邀請她上門清理,長輩們卻將她拒之門外。有人在清理前一刻變卦,還有老人躺在即將丟棄的廢品上,撒潑打滾般喊著:“看你們還敢不敢扔?”
通過這份工作,楊春美走入了上百個中國家庭,她發(fā)現(xiàn): 過度囤積是家中臟亂的來源。如果想改變凌亂現(xiàn)狀,不僅要整理物品,也要走進居住者的內(nèi)心,探究囤積背后的深層原因。
以下是她的講述:
做家庭清理收納師,
我見過的垃圾山和蟑螂妙妙屋
擔任家庭清理收納師的三年中,我深入形形色色的家庭,常常目睹超乎想象的凌亂場景。
比如今年6月,我和同事敲開廣西一位80歲獨居婆婆的家門時,發(fā)現(xiàn)入口被層層疊疊的垃圾墻堵住了。伴隨著門軸的吱呀聲,里面的垃圾隨著重力的作用開始簌簌掉落,整間屋子像是被擠爆的巨大垃圾袋。婆婆聽到我的聲音,從房子深處走出來,爬上門口這座小型的垃圾山招呼我們。
客戶家里的垃圾堆積如山
清理過程中,我費力地攀爬這座2米多高的垃圾山。當終于到達“山頂”時,我弓下身體,小心翼翼地蹲下來,頭頂快要觸碰到老舊的木質(zhì)天花板,左邊是一扇透著微光的天窗,腳下就像微型世界,各種物品混雜在一起,散發(fā)出陣陣酸腐味道。
而在另一位老爺爺?shù)莫毦臃坷?,每面墻壁上覆蓋著黑乎乎的包漿,床鋪及床頭柜上的包漿大約有兩厘米厚。由于老爺爺患有肺病,習慣隨地吐痰,這些包漿是痰與灰塵的混合物。光是臥室墻壁的包漿,我們就鏟了兩個多小時,鏟刀幾乎被磨平。
并非只有獨居老人的家存在嚴重的衛(wèi)生問題。我們曾深度清理過一個如同小型動物園的家,屋主年齡不大,養(yǎng)了兩只貓、兩只狗、一只兔子,甚至還在浴缸里養(yǎng)了四條健壯的泥鰍,周圍種植著水草,空氣里彌漫著一股刺鼻的貓尿味,老鼠在書柜間亂竄。當我移開床板時,下方露出了大量積攢的動物糞便,密密麻麻地鋪了一層,熏得讓人想吐。
清理和整理動物園式的家
家庭環(huán)境中常常存在不易察覺的衛(wèi)生死角,如果不及時清理,很容易成為蟲鼠和細菌滋生的溫床。我曾見過不少“老鼠妙妙屋”和“蟑螂的快樂老家”,也見過白蟻在房間里四處建巢,實在令人咋舌。
在最為震撼的一次清理中,我們甚至發(fā)現(xiàn)了那間房子里藏著上百只老鼠。當我們挪開餐桌旁的凳子,五只老鼠從下面竄出,四處亂跑。移開盆子后,又有兩三只老鼠沖了出來。客廳玄關(guān)處幾只小老鼠正趴著熟睡,沙發(fā)下還隱藏著一個老鼠窩。廚房更是重災區(qū),當我們團隊一位小哥蹲下擦拭櫥柜時,老鼠從他肩旁躍出,嚇得他猛地向后倒地。
在三年多的職業(yè)生涯中,我經(jīng)歷過許多類似的場景。同樣是做清潔收納,有些家庭我們只需花幾個小時,有些家庭卻要花上一整周。
很多人問我為什么要進入這一行?隨著2021年家庭清理收納師行業(yè)的興起,我覺得家庭清理收納師這個職業(yè)有前景。但更重要的是,我喜歡整理房屋的過程,看著一間房子從雜亂無序變得井井有條,非常有成就感,這不僅是物理空間上的變化,也是生活和心靈秩序的重建。
過度囤積,才是真正的浪費
過度囤積,往往是造成家里臟亂差的罪魁禍首。
從前我以為只有老人喜歡囤積,其實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習慣。老人傾向囤積廢舊紙盒和保健品;中年人喜歡保留被淘汰的電子產(chǎn)品;年輕人喜歡囤手辦和盲盒。每個人依據(jù)自身的興趣愛好,積累起各式各樣的“寶藏”,而這些寶藏又會成為雜亂無章的根源。
楊春美的同事正在整理滿屋垃圾
我們遇到過一位“二次元愛好者”小哥,房子里堆了近萬本漫畫書,包括《犬夜叉》、《數(shù)碼寶貝》、《初音未來》等經(jīng)典作品。此外,還有老式DVD、游戲卡帶、動漫碟片乃至膠片。房間內(nèi)還藏著他童年的玩具,像沖天炮、小卡車、堅硬的橡皮泥和恐龍蛋。整理的過程中,我們仿佛走進了他充滿歡笑的童年世界。
我們也服務過一位心理咨詢師,她的三室一廳里堆滿了衣物。從日常穿搭到登山服,從漢服到民族服飾應有盡有。她總是重復購買相同款式的服裝,同樣一款T恤會接連買五六件。在幫助她整理時,我用了兩間臥室來存放衣物,主臥放置當季穿著的服裝,次臥則儲存其他季節(jié)的衣物。
將堆積的衣服分類
許多人囤積的初衷,源自一種節(jié)儉的心態(tài),“以后有用”或“有備無患”的想法常使他們難以決定丟棄不再使用的物品。然而,當這些物品長時間閑置,不但無法省錢,反而會造成更大的浪費。
我們服務的客戶中,有一位85歲的奶奶,她是位不折不扣的網(wǎng)購達人。家里的茶幾下方堆了幾十箱保健品,還有大量的牙膏、燈泡以及調(diào)料包,這些都是因為打折而購入;我們也曾遇到一位女客戶,家中有上萬件衣物,每件衣服價格不過十幾至二十元。由于價格便宜,她不斷購買,最終導致總花費驚人。
整理滿屋垃圾的過程
即使單件商品再便宜,大量購置也會累積成巨大開銷,并造成浪費。整理過程中,我常常見到過期的食品和保健品,不僅浪費,還可能危害健康。
我們曾在客戶家里發(fā)現(xiàn)生產(chǎn)于2000年的雞樅菌和生蟲的水果,以及各種過期的調(diào)味品和保健品。有些客戶即使發(fā)現(xiàn)保健品過期也不愿丟棄,而是繼續(xù)服用,這對健康有害無益。還有位客戶因物品過多,將昂貴的護膚品只能放在水管上,經(jīng)常受到污染,浪費了商品的價值。
留著它和珍惜它是兩個概念,圖源《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不僅如此,過度囤積還體現(xiàn)在大量未拆封的包裹上。我們曾清理過這樣一個家庭,剛踏入屋內(nèi),整面墻被未拆封的快遞包裹占據(jù),我們光是清理客廳的包裹就用了一整天。
后來了解到,這對老夫妻原本計劃自己裝修來節(jié)省費用,因此囤積了大量節(jié)能燈、水泥袋、噴水壺、棉被和枕頭。但后來由于身體狀況不佳,計劃被迫中斷,物品閑置了下來。因房子過于擁擠,他們又不得不搬到女兒家暫住,女兒臥室的門也被未拆封的快遞堵住,進出時要跨過幾乎一人高的雜物堆。
滿屋堆積著囤積的雜物
物品過剩往往會讓居住空間變得狹窄,從而降低居住者的生活質(zhì)量。有位客戶囤積了幾百袋單價不到一元的香辣醬,堅持讓我們把這些全保留下來,以便煮面時使用。但是,囤積的物品占據(jù)了她大部分的生活空間,以至于連睡覺的空間都沒有了。
我時常提醒他們,可以將囤積物品占用的空間換算成每平方米的房價,看看自己是虧還是賺。為了囤積物品而犧牲寶貴的居住空間,無形中增加了生活成本,這是得不償失的。
徹底改變很難,一半家庭回歸原狀
面對重度臟亂差的家庭,我們通常會組織一個3到4人的團隊,進行為期3天以上的密集清理工作。但我逐漸意識到,清理和收納物品的工作雖然繁重,但并非整個過程里最難的一步。真正棘手的在于如何有效地與家中長輩溝通,勸他們丟棄無用物品。
楊春美的同事提著清理出來的死老鼠
通常聯(lián)系我們的是年輕人,要么意識到自己在收納和清潔方面的不足,要么為了幫助家中有囤積癖的長輩。有時,社區(qū)也會聯(lián)系我們,因為某些住戶家中垃圾散發(fā)的臭味影響了鄰居,遭到投訴。我們還曾遇到一位住在廉租房里的奶奶,主動撥打12345熱線舉報自己房屋臟亂,最終由我們上門為她提供服務。
在這些客戶中,自身有著強烈改變意愿的人會比較配合。如果自身改變意愿不強,工作推進就會十分困難。
楊春美的同事正在清理廁所
我們曾遇到一位女兒,在父母熟睡時請我們進屋清理。然而,她的父親醒來后,父女間爆發(fā)了激烈的爭執(zhí)。父親憤怒地質(zhì)問:“你已經(jīng)觸及到我的底線了,你這是在逼我!你是想讓我去死嗎?”
另有一位住在南京的老人,離婚后獨居,家中包裹堆積至天花板。女兒每天只能通過門縫遞送飯菜,擔心老人會被堆積物掩埋。我們與她一同做老人的思想工作,說明其中的安全隱患,比如可能導致火災,將對整棟樓造成危害。
對于有囤積習慣的人,徹底清理需要充分的心理準備。我會盡力勸說,但如果對方?jīng)]有準備好,我也會給予更多時間,等他們逐步適應這一過程。
有位阿姨熱衷于囤積廉價的生活用品和衣物,閑置物品數(shù)量超過了一萬件。很多衣物多年未穿,后來我了解到,她是因為工作受挫,將消費和囤積作為情感宣泄的方式。我花了五天時間做她的思想工作,她始終無法接受清理。
最終,我對她說:“等你準備好了,我們再談。”
人與家中物品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往往反映了一種心理狀態(tài),表面的雜亂背后,可能隱藏著過去的復雜經(jīng)歷和內(nèi)心的依戀。在幫助另一位客戶整理物品時,我注意到她保留了已故丈夫的衣物。在與她溝通如何收納這些衣物時,我會特別注重措辭的體貼和尊重。
還有一次,某個社區(qū)請我們清理一位獨居大叔的房子。屋內(nèi)的垃圾如同瀑布般傾瀉,看上去仿佛被壓路機碾壓過,堅硬無比。我們花了半小時才清理出一條過道。在這個家里,我還發(fā)現(xiàn)了四具貓咪的尸體,它們被拴在凳子上,又被困在垃圾里無法逃脫。
看到那些貓咪的尸體已經(jīng)支離破碎,我憤怒又無奈,第一次向客戶吼了出來,久久難以平復。這是大叔姐姐的房子,他在這里借住,沒有正式工作,與社會脫節(jié)。我想,如果他當時能下定決心清理垃圾,并善待家中的生靈,也許他的生活會有所好轉(zhuǎn)。
居住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非常大。從前有位奶奶起初對我們充滿戒備,緊緊抵住家門不讓我們進,后來還情緒激動地阻止我們丟棄任何東西。經(jīng)過四五次耐心溝通,現(xiàn)在她不僅主動規(guī)劃要扔的東西,還會提前準備零食招待我們。
圖源:《我的家里空無一物》劇照
而那位家中堆滿衣物的女客戶,在我們采用科學的收納方法,幫助她建立起井然有序的衣櫥后,如今她也擺脫了過去那種混亂的生活狀態(tài)。
但要徹底改變一個人固有的生活方式非常困難。去年,我們對客戶進行回訪,一半的家庭居住環(huán)境明顯改善,而另一半家庭恢復了原貌。有一位客戶奶奶,我們戲稱為“頂級年費客戶”。從去年十月到今年五月,我們?yōu)樗謇砹宋宕?,每次清理不久,房子又被垃圾塞得滿滿當當。
看到精心整理后的家再次變得臟亂,我常常感到無奈與沮喪。這種難以改變的情況源于長期形成的不良生活習慣,無論是在老年人還是年輕人,甚至是高知人群中都可能存在。他們并非不明白道理,只是難以付諸行動去改變。
整理家中物品,
也是梳理居住者的過去
在成為家庭清理收納師的三年中,我認識到,人們常批評一些老人過度囤積,但實際上更應該關(guān)注他們囤積背后的心理需求。
老人們往往表現(xiàn)得既懶散又勤奮,看似矛盾的行為背后,他們大多數(shù)都是空巢或獨居老人,子女不在身邊,身體健康和行動能力都有所下降。有位大爺吃喝拉撒都不出臥室門,里面擺設著床鋪、桌子和尿桶,電飯煲中還殘留著前一天的剩菜。他家客廳則堆滿了廢品和紙殼,這都是他每日堅持外出撿拾的“戰(zhàn)利品”。
楊春美和同事與清理出的垃圾合影
老年人還特別喜歡拾荒賣錢,即使住在高檔小區(qū)的也不例外。有時,紙殼、塑料袋和金屬等廢品會堆滿幾個房間,引來老鼠和蟑螂駐扎。我們通常會幫助他們整理廢品并賣掉,然后將所得的錢還給老人。
除了拾荒外,一些老人習慣在廁所囤積臟水。我們遇到過許多這樣的家庭,廁所里放置了七八個水桶,里面的水黑得如同墨汁,散發(fā)出陣陣惡臭。老人們認為用這些臟水沖廁可以節(jié)省水費,但實際上,這種做法很容易滋生蟲害。
雜亂的衛(wèi)生間非常常見
有老年人的家庭里,我們總能找到成堆的激光治療儀、光波細胞儀、口服液和光能手表等。有一次,我們在為一位奶奶清理房間,一天之內(nèi)有十多個保健品推銷電話不斷打進來。我們在屋內(nèi)打掃時,還能看到老人戴著老花鏡,專注地聽保健品講座并做筆記。
老年人不一定是因為癡迷于囤積和購物而無法自拔,很多時候,他們只是渴望陪伴和情感的寄托。
如果家人能給予他們更多的關(guān)愛與陪伴,情況就會有所改善。
那位85歲的網(wǎng)購達人奶奶一直對自己的居住環(huán)境很滿意,盡管家中堆滿了物品,還有老鼠和蟑螂亂竄。真正促使她想改變的契機是得知孫子要來陪她住,她希望能讓孫子住得更舒適。
這位奶奶的故事讓我想到了我爸,他也有類似的囤積習慣。家中的電飯煲、按摩椅、空氣炸鍋等電器即使壞了也不愿扔掉。他曾有一只足浴桶,幾年前就已經(jīng)損壞,他卻堅持修修補補。后來我為他買了新的足浴桶,他依然不舍得丟棄那個舊的。
有一年我們需要搬家,我爸非常焦慮,每天在家里來回踱步。我們住在老小區(qū)的一樓,后院里堆放著他裝修時剩下的材料,包括工具、釘子、錘子、乳膠漆和各種板材。我和我媽建議他賣掉這些材料,還雇了三位工人幫忙搬運,但他仍不放心,擔心這些被視為寶貝的東西會被丟棄。
最終,我們?nèi)页鰟樱瑤桶职謱⒉牧弦灰环诸?,逐項確認哪些需要打包帶走,哪些可以丟棄,四個人從早到晚連續(xù)奮戰(zhàn)了兩天才弄完。那段時間我白天工作,晚上不遺余力地為他奔忙,特別辛苦。
這一切我爸都看在眼里,他慢慢發(fā)生了轉(zhuǎn)變。后來有一天,我正準備出門。我爸走過來,輕輕地說:“舊的浴足桶,我已經(jīng)扔了”。
圖源《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家中許多物品,都承載著老人一生的記憶與情感,比如足浴桶和那些裝修材料。我爸一輩子都在跟裝修材料打交道,所以他不舍得隨意丟棄。
在整理物品時,我們實際上是梳理居住者的一生經(jīng)歷。這需要我們更加耐心,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逐步適應這些變化,讓他們的每次放手,都成為一場溫柔而有意義的告別。
原標題: 學渣的選擇?7歲經(jīng)??及朔?媽媽想讓孩子去日本上釣魚學校正確嗎?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5-09 20:19:30
原標題:多篇男性子宮肌瘤式論文背后:醫(yī)護人員職稱晉升為何難擺脫唯論文現(xiàn)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5-09 20:14:38